菜籽收储期内油粕比值可能下滑 |
2013-7-12 |
在政策主导的收储期内,未来菜籽类产品油粕比值可能进一步下滑。
预计菜粕9月合约期价将呈易涨难跌的慢牛行情,而菜油的熊市格局难以改变,菜籽的震荡市有望随着收储的收尾而打破僵局。
刚刚过去的6月份,由于中储粮对菜籽临储收购政策细则的调整,令菜籽类产品成为油脂油料中粕强油弱表现最为明显的品种。7月是菜籽临储收购期第二个月,由于6月菜油期现货价格大幅下跌,部分省份的中储粮上调了菜粕指导价,中储粮对菜籽类产品的“挺粕压油”思路更加清晰,在政策主导的收储期内,未来菜籽类产品油粕比值可能进一步下滑。
菜籽:收购进度快于往年
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6月30日,湖北、江苏等12个油菜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油菜籽294.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98万吨,6月25日~30日收购量为53.8万吨。由于今年菜籽上市早,水分低且含油率高,收储企业和贸易商收购积极性较高,使得菜籽收购量同比大幅上升。
今年国产菜籽产量增幅有限,而收购量同比大幅上升,这一方面支撑了菜籽的现货价格,另一方面也引发后期菜籽供应忧虑。随着7月菜籽收储进度的放缓,国产菜籽市场供应存量下降,或将支撑菜籽现货价格和近月期价震荡走升。
从菜籽期货1309合约仓单注册成本来看,5100元/吨(临储收购价)+20元/吨(包装费)+30元/吨(烘干费)=5150元/吨,从成本角度来看,菜籽1309合约在5150元/吨以下均可进行价值投资买入。尽管交割月临近,但菜籽1309合约持仓量却稳定在1万手以上,且多头头寸相对集中,后市1309合约存在软逼仓的风险,期价或易涨难跌。
菜粕:近月合约牛市未了
在6月下旬菜粕现货价格下跌的背景下,7月初中储粮依然逆势提升菜粕指导价,显示其对菜粕现货价格的高度控制力。从各省的情况来看,最具代表性的湖北省,指导价由2630元/吨上调至2650元/吨,湖南省由2700元/吨上调至2750元/吨,江西省由2500元/吨上调至2600元/吨,其他各省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小幅上调。后市菜粕价格在中储粮挺价的支撑下,仍有可能走出慢牛行情。利多因素:一是中储粮提升菜粕现货指导价,抬高了菜粕近月1309合约的政策底部;二是杂粕价格大幅上涨,6月份以来棉粕价格上涨200~300元/吨,由于棉粕与菜粕存在替代关系,棉粕价格上涨为菜粕价格提供支撑;三是随着夏季温度的提升,水产养殖旺季到来,在饲料养殖企业补库存和消费旺季的带动下,菜粕需求有望爆发性走强。
利空因素主要来自短期国内粕类供给的大幅增加,因为6~7月进口大豆集中到港,豆粕供给大幅度增加,菜籽收购量同比大幅增加,意味着菜粕供给同比大幅增加,粕类供给压力的增加令菜粕价格高处不胜寒,价格上涨动能受到限制。
尽管如此,笔者依旧对7月菜粕价格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毕竟中储粮指导价提升带来了强劲的成本支撑。
同时,7月是北美油籽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传统的天气炒作月份,美豆主产区、加拿大油菜籽主产区都进入天气敏感期。7月美豆和加拿大菜籽期价将呈现典型的天气市特征,菜粕价格或将易涨难跌。
菜油:熊市格局仍将持续
从承担菜籽收储任务的油厂所反馈的信息来看,今年中储粮严格执行国家临储政策,整体的收储思路是杜绝掺兑油,不收进口油,少收劣质油,这些细则的执行令菜油期价在收储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下跌。而明年菜籽临储收购改直补的传言,更是导致菜油价格进一步崩跌。
基本面上,一是前期国内进口了过量的菜油和菜籽,而进口菜油无法进入临储,导致沿海油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胀罐现象,市场随时可能出现非理性抛售;二是后期临储国产菜油轮出的压力始终存在,令远月期价承压下行。因此,无论是从政策消息面,还是从基本面来看,菜油价格的熊市格局仍将持续。
目前,郑油期货1309合约和1401合约之间的价差仍在390元/吨以上,建议中储粮利用现在菜油期价近强远弱的正基差,进行期盘上的“虚拟轮换”,这样,一方面创新了轮换机制,提前锁定了轮换利润;另一方面,提前锁定了拍卖菜油的亏损,防范临储收购结束后,菜油拍卖恢复导致菜油价格下跌,并形成财政浮亏扩大的被动局面。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