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近年来 我国食用油企业的形态日益多元化
2015-7-6
    业内对油企的分类暂没有明确的共识,因为产业格局日新月异,油厂的形态也日益多元化。
 
  对应食用油生产加工的压榨-精炼-灌装主要环节,大体存在三类基本模式油企:
 
  ——实力雄厚的油脂集团,如中粮、益海嘉里等,下属的油脂厂具备以上完整环节的加工生产能力,产品有各级别散油、包装油;
 
  ——一些油厂不进行油料的压榨,从上述企业采购原油(毛油和四级油)完成精炼和灌装环节,产品有精炼成品油、包装油;
 
  ——随着散装油逐渐被强制退市,越来越多的灌装油厂出现:从上述两类企业采购精炼成品油,分装销售或作为原料调配成调和油出售。
 
  前两类企业是传统意义上的油脂加工企业,后一类企业在近两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原来的一些食用油贸易商纷纷注册自己的品牌,转型成为包装油厂商。
 
  更多的油企,是这三种业态的混合模式:如一些生产茶油的油厂,既压榨茶籽,也外购毛油精炼,或外购成品油调和分装。
 
  因此,很难简单地将我国的油脂企业进行归类评级。
 
  我国粮油加工业的统计资料,一般由国家粮食局及下属的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组织汇编。
 
  什么样的油脂企业才能入统呢? 指标在于:日处理原料能力或日生产产品能力。
 
  如:日产能30吨及以上的为必需入统企业;
 
  日处理400吨以上的为重点企业;
 
  日处理1000吨以上的为重点监控大型企业。
 
  因此,判断油企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为:——日生产和加工能力。
 
  当然,规模不一定和效益成正比,大未必佳,一些小而美的新锐油企正在崛起。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