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的化学和感官鉴别法 |
2015-6-3 |
文/屠洁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5年5月刊
食用植物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一日三餐的必需品,我们该从哪些方面鉴别食用油脂的伪劣?下面向大家介绍二种科学鉴别方法:
一种是食用植物油的化学鉴别法:
根据国粮发[2000]143号文件《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食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规定,食油以酸值(即酸价)、过氧化值二项指标来判别,只要有一项符合下表“陈化”规定的,即判定为陈化食油,不宜食用。
食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一般情况下,新鲜的油脂在感官上感觉不到异常,当酸价高于3.5mgKOH/g时,油脂出现不愉快的哈喇味;酸价超过4mgKOH/g较多时,人们食用后会引起呕吐、腹泻等中毒现象,酸败的油脂不能食用。同时,在GB1535-2003《大豆油》、GB1536-2004《菜籽油》中规定,其原油质量指标中酸值(即酸价)不得超过4.0mgKOH/g,四级成品油质量指标中酸值(即酸价)不得超过3.0mgKOH/g,由此可见,食用植物油的酸价控制3.0mgKOH/g范围之内,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对于过氧化值指标,成品大豆油、菜籽油应控制在12meq/kg范围之内;成品花生油,葵花籽油的过氧化值指标应控制在15meq/kg范围之内(GB1534-2003《花生油》及GB 10464-2003《葵花籽油》标准中规定),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另一种是食用植物油的感官鉴别法,
消费者需掌握以下几点要领:
一看色泽:油的色泽深浅因品种不同而色泽不同。一级油的颜色最浅,但太浅了以至于发白也不好。各种植物油都会有一种特有的颜色,经过精炼,会将它们清除一些,但是不可能也没必要精炼到一点也没有,精炼程度越高,营养损失相对多一点,有点颜色对身体无害。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