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记者实验证明油炸食品的危害大
2014-1-15
     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www.gdsyyzs.com)了解,油炸食品是很多人的最爱。为了省油,一锅油反复使用的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但是有网友提醒,食用油反复使用3次,其中的有毒物质丙二醛含量就会升高10倍,让不少人心忧。据了解,人体的新陈代谢等都依靠细胞中的酶促进反应过程,丙二醛会严重影响酶的活性,会加速生物体的衰老,与蛋白质不相容,可以说有潜在的致癌性。确实不能忽视。 实验:使用7次后油中丙二醛升高30倍 记者从超市里购买了六种食用油,包括食用调和油、花生油、橄榄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送往北京农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进行检测。实验员从每种油中抽取400毫升,再取定量的鸡块,在每种油反复煎炸7次,每一次都抽取样品,最后共得到42个检测样品,一一进行检验分析。 北京农学院副教授王宗义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读。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的图表显示,这六种油本身就含有微量的丙二醛成分,其中,食用调和油中丙二醛含量最高,达到5.1微克每千克,而花生油和大豆油的丙二醛含量最低,为0.29微克每千克。随着煎炸次数的增加,每一种油的丙二醛的含量都呈增加趋势。 在反复使用三次后,食用调和油中的丙二醛含量虽然只升高了2.8倍,但其含量依然位居其它五种油之上。其余五种油的丙二醛含量均升高约十倍,丙二醛含量升高倍数最多的是花生油和橄榄油,分别达到11.4倍和9.6倍。 反复使用7次之后,多数食用油中丙二醛含量升高了约三十倍。 建议:路边小摊油炸食品最好慎吃 武汉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蔡红林表示,食用油在高温下会发生一些反应,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在高温油炸下也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致癌物质,因此,油炸食物不宜多吃。路边那些多次重复使用食用油的小摊的油炸食品尤其要避免食用。 蔡红林还提醒,植物油和动物油中的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含量不同,交替食用更好;此外,食用油有一定的保质期,建议市民选择小瓶装食用油更好。而茶油、花生油和橄榄油对人的心血管有好处。 记者希望为了您的身体健康,请少吃或者不吃油炸食品。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