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调和油变"奶油",厂家称低温下凝固正常 |
2013-12-20 |
“保质期是18个月,但才过了一个月,好端端地便凝固结块,变得像‘奶油’一样,我们现在都不敢吃了。”19日,海南澄迈市民陈先生打来热线说,自己前不久买的四桶调和油出现了很多未知的“沉淀物”,他怀疑自己买了劣质产品,要求退货时,却被农贸市场上的摊主告知:来晚了不能退了。在厂家协调下则表示愿意退换,并称低温下调和油凝固正常。
记者见到了陈先生买的四桶花生调和油,一桶已经用掉一大半,另三桶还未拆启。只见其中一桶未开封的食用调和油整桶都变成了“奶油”,另外两桶油除了上面很小一部分呈现出正常食用油的清亮通透外,下面的大部分都是接近于白色的浑浊状态,底部则完全是白色沉淀物。一闻气味,感觉和正常油无明显区别。
陈先生告诉记者,这些油是他上个月在澄迈永发农贸市场上的一铺面花100多块钱买的四桶“尤鸿庄”食用调和油,其中有一桶开启了还没吃到一半,就发现桶的底部出现了一些“沉淀物”,并且越来越多。“你说这油的生产日期是2013年11月15日,还没有过保质期,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就害怕是不是质量有问题。我现在并不是在乎自己的损失,就是担心如果质量有问题,就不应该让这类产品继续在市场上进行销售。”
按照油桶上留下的地址,记者联系上了出品商,海南锦华裕贸易有限公司。该公司一名负责销售的负责人解释:一般调和油包含花生油、棕榈油、大豆油等成分,而花生油和棕榈油在低温下会出现结晶现象,这才导致了陈先生所遇到的调和油变“奶油”的情况。
“原来的凝固点在14度左右,最近几天海南的气温已经低于这个温度,就容易造成调和油凝固,但是质量都没有影响,主要是外观问题。其次,这个品种调和油里棕榈油所占的比例较高,因此才导致调和油容易出现结晶,而且我们在产品包装上也都注明了在一定气温条件下油会凝固。其实每一年冬季来临,我们都要亏很多钱,因为很多消费者会产生误解,要求退换,我们也会给他退。”海南锦华裕贸易有限公司该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www.gdsyyzs.com)建议大家,对于该款油大面积的结块现象,他认为有可能是厂家掺了一些不好的油,所以还是希望消费者能够将产品送检。其次,并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大厂家、大品牌购买油。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