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中国大豆进口见顶?会给油脂产业带来什么影响?
2023-1-17
    

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9108万吨。


这是在2020年触及1亿吨峰值后,大豆进口连续第二年减速。此前的2021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9652万吨。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以上。中国大豆进口前景往往会深刻影响市场各方参与者。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近期发布的一份研报认为,中国大豆进口可能已经在2020年见顶;在2030年前的未来七年内,中国大豆进口将保持疲软并逐步下降。


这将对整个全球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包括种植者、贸易商、大豆压榨商、饲料加工厂等,并重塑全球贸易流动。


中国进口大豆几乎全部用于压榨生产食用豆油和饲用豆粕;而实际上,豆粕的饲用需求是大豆进口的关键驱动力。


荷兰合作银行报告称,中国政府推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旨在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以确保粮食安全,预计饲料中豆粕的含量将逐步下降。


报告预测,豆粕在饲料中的添加比例将从目前的15.3%下降到2025年的13.5%和2030年的12%;到2025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可能减少到8700万吨,到2030年时进一步降至8400万吨。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将粮食安全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价格动荡和日益迫近的粮食危机,进一步提醒中国,在关键农作物和大宗商品方面应该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对大豆压榨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大豆压榨产能,年压榨能力超过1.7亿吨。然而产能平均利用率仅在55%左右,反映出利润率面临不断下滑的压力。


在国内普遍采用低豆粕饲料配方的情况下,随着进口大豆减少,压榨厂产能利用率将会继续降低,这将导致压榨行业整合加剧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倒闭。事实上,中国排名前十的大豆压榨集团产能占比已超过80%。


与此同时,由于大豆压榨减少,中国需要直接进口更多的食用油来满足需求。报告称,棕榈油可能是一种选择。积极参与海外生产和销售的跨国公司将在应对未来竞争方面占据有利地位。


与此同时,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将为初创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新原料创造机会,中国饲料行业也将出现更多整合。


领先的饲料公司最有能力制定最低成本的饲料配方,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盈利能力;较小的饲料企业将被挤出市场,中国饲料行业也将更加集中。


对全球贸易流更广泛的影响


鉴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预计中国大豆进口放缓和最终减少将对整个全球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并重塑全球贸易流动。


虽然中国仍将会是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额外的进口增长将从中国转移到其它地区,主要由中东、东南亚和南亚的新兴经济体推动。


贸易商将需要重新调整业务,以适应新的目的地市场,并增加在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


然而未来的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南北美洲对生物燃料中豆油的需求不断增长,可能会促使中国增加进口豆粕,而不是大豆。


预计美国和巴西将扩大其大豆压榨能力,在国内加工更多的大豆,保留更多豆油供当地使用,并出口更多的豆粕。


在国际市场上,这种变化可能会提升豆油价格,但会压低豆粕价格。


中国在全球豆粕贸易中并不活跃,由于其巨大的大豆压榨产能(超过1.7亿吨),甚至多年来一直是净出口国,主要向东南亚邻国出口豆粕。


在全球大豆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中,中国会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可以选择大量进口廉价豆粕。如果中国成为豆粕净进口国,预计大豆进口数量将进一步减少。


对国内油脂产业的影响


大豆进口逐步减少,对中国国内的油脂市场会有什么影响?荷兰合作银行报告虽未提及,但这一趋势也与我国油脂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目前豆油是中国产销量最大的植物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21年中国大豆油消费量为1620万吨,占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的43.7%,菜籽油和棕榈油分列二三位。


豆油“一家独大”局面的形成,与进口大豆密不可分。其实在20多年以前,菜籽油是我国最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大豆用于榨油的数量有限。


1996年中国开放进口大豆,进口量立刻超过220万吨;从2000年开始,大豆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2002年超过2200万吨。大豆压榨产能释放,豆油供应不断增加,价格相对便宜,自此成为市场上消费最多的食用油产品,消费占比一直在40%以上,2016年甚至突破50%。


研究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食用植物油消费国,但居民油脂消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显著不足,消费过量、品类单一、浪费严重的问题比较突出。


随着大豆进口放缓及减少,豆油的供给扩张将受到制约,从而有利于推进食用油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油脂消费品种结构优化调整,特色优质食用油消费量逐步增加,通过“多油并举”来保障我国“油瓶子”安全。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