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空”气主导,豆粕难打翻身仗
2013-8-5
      在美豆市场全线塌陷之际,大连豆粕期货8月开局遇冷。尽管市场对天气炒作仍抱有期待,但天公作美的现状令多头资金“退避三舍”,加之终端生猪养殖复苏缓慢,需求拉动缺乏张力,而供应压力还将进一步集中体现,预计豆粕在8月份较难打出传统翻身仗,M1401合约或延续低位震荡行情,7月23日出现的3328元/吨极有可能是年内制高点。   养殖需求弹性缺乏韧劲   自生猪价格在5月份见底回升以来,7月份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凸显消费淡季的繁荣景象。受肉猪供应阶段性不足、猪源紧缺和生猪出栏体重普遍下降等因素提振,全国毛猪均价已连续15周上涨,达到15.09元/公斤,猪粮比价重新回到盈亏线上方的6.16:1,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为13元。   笔者认为,在当前养殖户普遍看好9、10月份生猪市场价格的影响下,整体补栏热情会趋于上升,但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高位,在夏季高温天气持续令终端消费维持偏弱格局的情况下,后期猪价反弹之路将显得一波三折,导致下游养殖向上游饲料的价格传导将遭受一定阻碍或延迟,不利于豆粕期价上涨动能的积聚。   据了解,目前国内大多数饲料企业和中间贸易商的豆粕库存基本处于自身安全库存总量的50%-100%左右,暗示豆粕终端需求在经历刚性回升之后会缺乏韧劲,饲料厂商的采购将进入谨慎阶段,油厂商业库存已逐渐回升至150万吨附近、现货均价跌破3900元/吨大关、贸易商降价促销等即是证明。   供应宽松基调正在沉淀   当前,豆粕市场不仅要承受美豆期价“塌陷”与下游养殖需求缺乏张力的压力,更要受到供应端口趋于宽松的内外夹击。在阿根廷、巴西港口堵塞问题解决之后,6月份以来国内进口南美新豆便集中到港,一来是库存储备、压榨所需,二来是点价延迟、船期顺延。   根据船期统计,8月份大豆到港量将会达到570万吨,虽然远低于6、7月份的693万吨和720万吨,但同比则有望增长29%,使得国内原料供应紧张局面将会大大改善。目前,主要港口大豆库存已攀升至595万吨左右,较4月中旬的上半年低点增加近70%,使得供应宽松基调还将继续沉淀。   与此同时,7月下旬时300万吨国储大豆的抛售消息一度令市场遭遇腥风血雨,随着拍卖靴子的尘埃落定,虽然市场反应恢复正常,但预计本周四第一批50万吨临储大豆拍卖仍可能是一颗定时炸弹,毕竟缺乏优势的竞拍价格或令市场遭遇低成交的尴尬。届时,国内原料价格的弱势将有望成为豆粕期货新的利空源,一旦M1401合约失守3100元/吨的支撑,技术上“M”头便有望形成,期价交投区间或将出现下移趋势。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