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广东广西油脂和粕类调研
2025-4-22
    

一、调研背景


广东和广西是我国油脂油料主要进口压榨和消费区域,其原料的开榨节奏、下游的需求变化等,均会对现货价格和基差演变有明显的影响。上周(4.14-4.18)我们走访了两广地区,主要拜访油脂油料及蛋白粕相关产业链的大型油厂、贸易商等企业,涉及的品种包括大豆类、菜系、棕榈油、花生等,其主要观点及调研纪要总结如下。


二、调研小结


豆系:当前大豆清关时间延长,普遍反馈在20-25天,少的也在15天左右,检疫检验的要求提高,上周豆粕价格的抬升也是由于阶段性供应紧张,及华北等地贸易商过来采购所致,但持续性不强。调研的企业普遍反馈后续大豆买船偏多,计划5月起开机率大幅提升,二季度豆粕、豆油基差均有较大的压力。而中美之间关税的问题暂时不构成困扰,当前正是巴西豆的进口窗口。未来9-12月船期产地均无报价,还无法着眼太远。由于巴西库存压力的消化及美豆种植面积缩减,大部分观点认同二季度豆系压力较大,而四季度进口大豆到港成本逐步抬升。


菜系:整体处于宽现实紧预期的状态。从调研的油厂反馈来看,由于反倾销调查还未落地,大部分都暂停从加拿大买船,规避风险,后续菜籽压榨开工下降。关于市场传闻的购买澳大利亚菜籽,调研的企业均予以否认,但不排除某头部企业获得相关资质认可允许进口。从需求角度而言,油脂整体消费下降,菜粕由于部分水产品出口欧美受阻的预期,需求暂时存疑,且豆粕、杂粕可以替代,在9月水产需求结束后,刚需部分就很少了。总体来说,菜系受政策影响最大,当前买船及库存或还能支撑3-4个月的需求,后续看反倾销调查的落地情况。


棕榈油:进口倒挂现象的持续使得当前国内棕榈油的需求被压至刚需,在我们走访的大部分油厂中,调和油中棕榈油的比例仅为1%,或者甚至彻底不加,被棉油等油脂替代,仅化工用油中还存在部分刚需,故华南市场棕榈油买船不积极。未来棕榈油产地进入增产季,且从同比角度来看,预计印尼等地增幅较高,而需求方面虽然当下B40政策正在推行,但无论是后续资金的补贴力度还是实际的执行情况均存疑,棕榈油在三大油脂中相对偏弱,后续或存在和其他油脂价差修复的潜在驱动。


花生:两广地区属于花生油消费最大地区之一,主要也是由于其独特的风味,但今年花生油销量有继续下滑的趋势。一者有居民消费降级的现实,二者花生油相比玉米油、葵油、菜油等油脂不具备比价优势,需求被替代,故今年价格整体不是特别看好。而今年新季种植面积暂时还看不太出,但据了解农户继续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尚可,且地租方面也下降了,种植存在一定收益。油厂普遍反馈在低价愿意进行收购,但很难有动力提价。


整体观点:华南作为油脂油料的主要销区,整体需求有一定下滑的趋势,特别是油脂,在国际形势复杂,原油价格偏弱的背景下,油脂上方压力始终存在,短期上下两难,未来需要关注供应端的变量、如大豆到港压力、菜籽反倾销调查的落地情况及棕油产地产量回暖情况。粕类需求相对维稳,据反馈猪饲料产量有一定增量,而禽料、水产料稳中偏弱,在二季度在大量到港的背景下,现货或难以抬头,带动近月合约偏弱对待,远月由于存在中美间关税摩擦、美国种植面积下降等因素,在全市场中推荐偏多配置。


三、调研纪要


1、广州某油厂


油脂观点:一季度定向大豆抛储及豆油储备轮出对市场形成阶段性供给补充,而当前库存水平触及年内低点。尽管上周受原油及宏观因素拖累出现跟跌行情,但考虑到近年来油脂与原油价格联动性趋弱,预计后续市场存在阶段性企稳基础。


全球观点:全球贸易体系区域化重构趋势显现,美国主导的贸易联盟组建预期增强,国际贸易摩擦成本抬升或将成为中长期结构性特征。。


未来重点关注:需重点监测欧盟大豆采购方向选择对全球贸易流的影响。若欧洲买家转向南美采购,或将引发美豆价格异动进而传导至我国进口成本。经研判,当前巴西大豆升贴水持续走强且未售库存压力犹存,欧盟存在转向乌克兰大豆的可能性。


菜系:菜籽进口周期已进入尾声,主流压榨企业5-7月加籽船期采购基本完成,产业补库意愿集中于价格回落至9000元/吨附近区间时择机介入。


2、广州某油脂贸易商


现状:当前维持低库存运营策略,渠道货源偏紧但时间窗口制约补库意愿,建议关注09合约结构性机会。套保头寸覆盖率处于合理水平。


菜系:菜粕进口除中东及印度渠道外基本停滞,水产旺季需求支撑预计延续至9月,后期消费量级或将显著萎缩。菜油渠道库存分布分散,预计进口利润空间收窄将夯实价格安全边际。鉴于产业参与度下降,菜系品种价格弹性显著放大。


豆系:豆油暂缺单边驱动逻辑,未来两月或维持震荡格局,趋势性行情需待四季度成本端传导。豆粕产业链库存处于历史低位,饲料配方调整压制现货弹性,4-7月南美大豆巨量到港背景下基差承压明显。


棕油:华南地区维持刚需采购节奏,食品工业领域需求增量形成价格支撑,万元以下区间刚性需求基础稳固。


需求:餐饮渠道萎缩导致油脂整体消费降级,小包装产品抗跌性优于中包装品类。


3、广州某油厂


观点:全球贸易量级变动与地缘政治风险构成商品定价核心变量。模拟测算显示,全球贸易规模若缩减10%或引发原油价格中枢下移5-8%,进而对植物油形成估值压力。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将长期制约商品价格上行空间。油脂板块缺乏趋势性矛盾,建议结合产业周期与宏观指标进行区间操作,严格把控安全边际。


豆系:美豆种植面积缩减强化豆粕成本支撑逻辑,但对豆油提振作用有限。技术面显示豆油7300-7400元/吨区间存在支撑,远月合约暂不作为交易重点。


棕油:印度采购动能恢复需待产地报价松动,当前库存压力尚未完全释放。


菜系:中澳贸易关系改善预期升温加剧市场波动,建议建立风险溢价交易策略。


4、东莞某油厂


需求:散油出库节奏平稳,年度同比缺乏增长亮点。棕榈油进口受限背景下豆油替代效应未充分显现。


库存:执行季节性去库策略,提货量维持正常水平。需关注17万吨国储油脂轮出节奏对市场情绪的扰动,属地储备库容15万吨轮换能力构成潜在调节机制。


大豆豆粕:美豆3月前已经清完了,后续都是巴西豆到港,故关税影响暂时不大。巴西豆从今年压榨来看,质量还好一些了,酸价比较低。豆粕需求尚可,主要是下游饲料厂有一些菜粕需求的替代,杂粕供应也不多,当下豆粕性价比还是相对比较好,上周后半周部分华北贸易商来华南采购,导致近期豆粕华南价格上涨,但基本采购就预期10天的备货量,后续普遍预计会宽松,部分沿海的菜籽压榨有改榨大豆。


未来观点:储备库容限制或制约政策采购力度,豆油基差下行空间有限,豆粕5月合约基差走弱预期较强,需持续跟踪饲料需求变化。


5、广州某蛋白贸易商


菜系:现在迪拜,俄罗斯,乌克兰等地都能进菜粕,后续如果还有澳大利亚的话,即使加拿大的进不了,应该也能满足刚需。


饲料需求:认为水产料需求预期比较好,特别是特水料;猪料相对需求也不错的,三月很好,四月比三月稍差一些,看后续出栏量大不大,二月二育的量应该比较大,推测5-6月可能出栏大,关注届时对饲料需求的影响;肉禽蛋禽维稳。虽然豆菜价差缩窄,但下游配方基本没有怎么变,


观点:国内豆粕卖压远远还未释放,4-5月油厂可售还有不少,二季度末可能会体现在价格上。


6、阳江某花生油厂


原料采购:原料采购覆盖东北、山东及进口产区,海运成本区间250-300元/吨(运输周期7天),陆运成本随回程车调度波动于400-600元/吨(运输周期3天),现阶段以海运为主。


需求:节后花生油消费呈现淡季特征,同比降幅达20%-30%,主因消费降级及油脂间价差倒挂(菜油、玉米油价格深度回调削弱花生油性价比)。花生粕销售承压致大线压榨停机,精炼环节维持低负荷运转。


观点:河南主产区地租同比下降200元/亩,短期盘面8000元/吨或已构筑阶段性底部,若新季种植成本中枢进一步下移,价格中枢存在下探7500元/吨的可能。需警惕种植面积扩张预期对远期价格的压制作用。


库存:执行低周转运营模式,花生粕可存储周期2-3个月,当前采购与库存均维持谨慎水平。


7、茂名某油厂


菜籽买船:自去年四季度反倾销调查启动后,加籽贸易通道实质关闭,仅于去年12月完成一船采购,2-4月停机。3月新购一船到港后重启生产,后续采购计划需视政策变化而定。但由于菜油占企业产品结构70%,原料采购需优先保障生产连续性。市场传的澳籽放开认为不一定属实。


菜籽其他渠道供应:国内面积很难规模化扩种,主要也是农村劳动力很少,都是老年人,未来还是主要靠进口。俄罗斯菜籽可以进口,但数量有限,华南区域缺乏成本优势。印度菜籽还没接触过,但含油量听说不太行。


8、茂名某油厂


菜籽买船:当前仅存半船菜籽库存,后续无新增采购计划。印度菜粕因非双低特性及毒素问题,下游接受度有限,仅少量用于鸭料生产。海关检测周期延长至20-25天,预计后期进口量将逐步回升。


需求:罗非鱼60%以上出口欧盟美国,现在投苗有点犹豫,菜粕需求存疑。饲料需求很难看到增量,水产料一般,附近主要以散户为主,下降4-5%;禽料一般也有点下降,黄羽鸡养殖非常集中,主要在温氏,集团占比在70%;猪料有小幅增幅,目前也是集团化养猪。


花生:花生以采购东北花生为主,小日本为主,大约占比70%,国外国内榨出来香味有不一样,小榨线收的精米,水分很低,含油高。农户余货大概还有2-3成,所以鲁花压的很低去收。现在本集团收到9-11月,如果下跌至7000多,愿意多收。花生油需求不好,下游贸易商库存囤了一些,小作坊开机也低了很多。鲁花去年成品油销量下降了10%,中粮应该收的差不多了,甚至有些超收了。公司胡姬花销量增加约20%,金龙鱼下降的7-8%。新季种植面积来看还在调研,但预计还是有些增量。整体观点偏空,粕价格近期好不了,油销路不好。


9、防城港某油厂


棕榈油:调和油里面现在还有1%的棕榈油,是为了保证标签的有效性,今年都没进口了,以消化库存为主,棕榈油精炼线也基本空着了。国外基本以增产为主,和同行交流认为现在B40还很难执行落地,现在可能还在30-35左右。


大豆:大豆开工率现在不到一半,去年估计也就30-40%。大豆还没通关,当前豆油稍微有点紧张,去年12月之前基本10-15天通关,后面基本都很久,仓储成本上去了,说是病毒检疫,后续变化可能不大,据说北方在20天左右。后面四月底估计能开机,连续开到六月多,后面再按价格来调整开机率。饲料用油还是以豆油为主,也有一些米糠油,之前一段时间因为小麦替代玉米,饲料能量有一定不足,会多一些饲料用油。


需求:中包装油脂出货量价齐跌,小作坊花生油消费占比40%且销量维稳,油脂消费比例未现显著变化。


菜籽:去年菜籽差不多两个月到一船,今年只压榨了前期的一船,后面没有到港。


10、防城港某油厂


菜籽:当前加工菜籽为2023年底到港库存,预计下周完成压榨,9月前无新到港计划。菜油库存尚存,菜粕库存很低。


大豆:四月船期预计拖到五月,本身五月也有船,压力会比较大。四月饲料配方豆粕用量可能有一定上调,替代部分杂粕,可能会有20%的量,主要也是前期比较便宜。杂粕里葵粕用的比较多,主要两广这边有进口优势,常年库存也较高,后续如果菜粕少,葵粕会有部分替代。


11、南宁某油脂集团总部


大豆:我国大约每年进口约2000万吨的美豆,除了某些外资喜欢,很多是进国储,差不多两年一轮库,主要也是好保存。本司已经两三年没有买美豆了,因为美豆油率差2,粕率差1,算总账算下来还是巴西豆划算,即使四季度还是以巴西豆为主,现在本司大豆买到7月,可以压榨到8月。


菜籽:中加反倾销可能在五月中旬出调查报告,现在不敢买,澳籽现在也不给买,市场上的传言可能是某头部企业买了三船,商用。澳籽现在卖的比加拿大贵多了。菜油经过去库以后可能会缺,菜粕的话不是不可取代,可以进印度,或者杂粕。据了解海南奥斯卡还有六七条船,算上华南企业企业,整体应该近三四个月不缺。


未来观点:后续可能巴西豆涨到和美豆的价格,而美豆卖给其他国家,我们进口巴西豆。9-12月进口大豆升贴水还没报,所以国内企业现在基本都卖6-9月的合同报价,但整个行业都卖的不多。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