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日常生活中吃油的误区主要有哪些?
2022-4-2
    

常说油多不坏菜,在中华美食烹饪的过程中,食用油的使用有着相当高的地位,中国人也因此成了吃油大户。但如此大量的食用油进入人体,对人们健康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一、油吃多的危害

很多人认为,只有长期的油脂摄入过多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但事实却非如此,像水煮鱼、糖醋排骨、色泽诱人的红烧肉……美味中都透露着危险。吃一顿油性大的饭菜,餐后两三个小时期间,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就会很快升高2~3倍,而这种异常,大约需要8小时后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而血脂的明显升高,还可能会诱发血管的炎症反应,增加血小板聚集力,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多方面不利影响。

二、具体怎么选?

前面说了不少,相信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怎么选具体品种的食用油。

01 看烹饪方式

选油,首先要看烹饪方式。有做饭经验的小伙伴都知道,有些油烟点低,油温还不够,油烟就已经很大了,分分钟就把人变成人肉吸油烟机……长期吸入油烟,其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有致癌的风险。


为了让小伙伴们在厨房里少吸油烟、合理用油,贴心的老爸评测,帮你把烹饪方式和适合的油都对应好啦——

这时认真的朋友可能会问了:我们家平时吃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这表格里怎么没有啊?这 3 种油大家日常生活以及外出用餐吃得太多啦,当中亚油酸含量较多,就建议大家换一换,多试试其它品种的油。

02 看工艺

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食用油制取工艺是“浸出法”和“压榨法”,在食用油的标签上可以看到。

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出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油,无论使用哪一种工艺,都是安全的。如果想吃更香的,就选压榨的;想省点钱,就买浸出的。

03 看等级

植物油在标签上还会标注质量等级,一般是一级到四级,调和油是没有的。等级越高(数字越小)精炼程度越高,烟点更高,颜色更澄清,但是风味也就更淡,比如一级和二级。

想要风味重的植物油,可以选择等级低的,比如三级的菜籽油。不过由于烟点低,不适合高温的烹饪(爆炒、煎炸)。

三、吃油的注意事项

找到了自己的梦中情“油”,这些注意事项也不要忽视——

1.避光保存

食用油遇见光和高温容易氧化酸败,产生油哈味和有害物质。因此,食用油最好放在阴凉避光的橱柜里。

2.小瓶装

家里人少的,大瓶的食用油吃很久容易氧化,而且经常拿出来容易受到光照和灶台的高温。这时候买小瓶装的油会更好,也可以把大桶的油分装到小油瓶中。

3.用完别放在灶台旁

灶台开火时旁边温度也很高,倒完油要尽快将油瓶放回原处。

4.热锅冷油

很多人(尤其是老一辈)做饭的时候,习惯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了再下菜。这是因为以前油的杂质比较多,烟点低,只有 130℃ 左右,而炒菜一般是 160~180℃,油冒烟了才代表油温够了。

但是现在的食用油杂质少,烟点能达到 200℃ 以上,等油热到冒烟,温度已经非常高了。油温越高,烟越多,油烟产生的有害物质越多,还容易将食物烧焦,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所以热锅冷油炒菜更健康。


5.避免土榨油

自制的土榨油不仅杂质多品质差,还有可能存在黄曲霉污染的风险,产生有致癌的黄曲霉毒素。

6.控制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烹调用油 25~30 克之间,大概就是白瓷勺 2 勺半到 3 勺的样子。


而且食用油摄入过多,还可能会造成以下风险。

1、危害心脏

正餐中含油量过多,饭后两小时出现心脏不适的风险高出4倍。02

2、影响心理

食用油摄入太多容易使人变得愈发懒惰,增加抑郁、焦虑的风险。

3、影响代谢

研究发现,连续5天食用油摄入过多,就会改变人体代谢情况。长期如此,更易出现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问题。

另外,食用油过多,身体用不完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皮下和脏器之间,导致各种健康问题随之而来。比如:“三高”和心脑血管病,月经紊乱,还可能导致脂肪肝、肾衰竭、心衰等,危害很大。

日常应该如何正确吃油

我们要控制食用油的分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烹调油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5~30克,相当于普通的白瓷勺2勺半~3勺左右。但调查发现,我国八成家庭每天摄入食用油量超标。

建议:平时不要只吃炒菜。少油不代表不香,生吃、蒸着吃、焯、煮、煲着吃,也很美味,并且更有营养。

其次,吃油不仅要少吃,还要记得换花样。不要长期吃一种,最好经常换着吃不同类型的油。

比如:

☀ 芝麻油用于凉拌、蘸料或做汤。

☀ 橄榄油和亚麻籽油可用于凉拌或做汤。

☀ 花生油、米糠油、低芥酸菜籽油,适合炒菜。

☀ 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适合炖煮。

☀ 黄油、猪油、牛油等动物油,以及棕榈油、可可油、椰子油,可用来做面点、煎炸食品。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