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冬天哪些食用油会发朦?容易发朦的食用油才有营养?
2019-12-9
    

冬天哪些食用油会发朦?容易发朦的食用油才有营养?

它们究竟是怎么了?有些人不仅开始怀疑起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地沟油?是不是买到假货了?这小颗粒不会是添加的不明物质吧?



一时间,各种怀疑和猜测,都因我们亲眼所见!其实,我们的视觉经常会欺骗我们,这些食用油的变化可以说都是温度惹的祸。


食用油冬天的这些变化正常嘛?


我们都知道水的状态有很多种:流动状态的水、凝固状态的冰或雪、还有气体状态的水蒸气。它们都是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理变化,化学本质没变,都是H2O、水分子。



在微观世界里,水结冰的过程就好比是一群抱团取暖的孩子,本来是各自玩各自的,自由自在,突然温度骤降,大家都很冷,怎么办?水分子中的氢键就手挽手形成了坚固的防线,来抵抗寒冷,油会凝固也是一样的道理。食用油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分子,低温下,食用油中的分子之间也会互相牵手一起抵御寒冷。



当温度逐渐回升,抱在一起的分子们就又各自玩各自的啦。在我们肉眼可见的世界里,冰融化成水,食用油从凝固态又恢复澄清透明,物质还是那个物质,模样变了本质没变,我们就不会分辨了?!



也许有人还会追问,那为什么有的油冻成棉絮状、有的冻成膏状,还有的冻成了白色小蝌蚪呢?



我们依然拿水来做例子,冬天我们会看到水的最美状态——雪花的各种形态,美的无与伦比。这些就是水分子抱团取暖时创造出的艺术画,当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手挽手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肉眼可见的不同形态了,如果用一个专业词汇来描述他们创造艺术画——这就是“结晶”。


雪的各种形态


有的油会凝固,有的不凝固?


又有人问,那为什么同样两桶油,一桶凝固了,一桶好好的,这该怎么解释?




这个解释起来略复杂一些,温度是结晶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说温度足够低了,就一定会结晶!将一瓶纯净水放在-20℃的冰箱中,待上4-5个小时,水有可能并不结冰。当你小心翼翼的把它取出,猛烈的朝墙上撞击一下,或者把它倒入装有冰块的碗中时,它会迅速成冰。这是为什么?



没有晶核,即使水已经过冷,也不结晶。就好像这些孩子虽然很冷,没有“榜样”可以模仿,它们就不知道如何抱团取暖,而任何物质都可以成为这个榜样。比如水中的矿物质离子、空气中的一粒微尘、甚至于一次撞击,都会让水分子快速附着于其上,进而形成结晶。



食用油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是由甘油三酯组成。甘油三酯的结构不同,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不同,都可能导致结晶能力不一样。




我们拿饱和度不同的食用油做对比冷冻实验




(左:普通食用油;右:低饱和度食用油)



从上图看到饱和度高的食用油,会逐渐变浑浊凝成固态。而低饱和度的食用油,同样的条件下仍呈现液态,这就是脂肪酸成分的差异导致的不同。



除了主要成分甘油三酯外,可能还有其他成分,比如:维生素E、甾醇、磷脂、橄榄多酚、角鲨烯、谷维素、β-胡萝卜素等等,这些都是天然存在于植物种子中的营养物质。随着油被提取出来,跟随着来到食用油中,总量大概在3%以下。



这些微量的物质,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它们都可能会成为结晶的发生中心,举个例子:L-色氨酸因为一粒晶核的存在,在短短的20分钟内整个溶液的发朦凝固现象就非常明显了。


图片摘自《L-色氨酸结晶过程研究》 陈巧力,天津大学



正是基于油中这些微量物质的存在,才导致即使同一种食用油,同一批次,也可能会出现一瓶凝固一瓶不凝固的状态。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实验:实验人员取来一桶凝固的大豆油,用冷丙酮(-18℃)洗去甘油三酯成分,也就是说只剩下造成结晶的物质作为实验材料。用FTIR(红外光谱)和PGC(热解气相色谱)来分析造成结晶的物质究竟是怎样的化学结构:



(热解气相色谱图)


(红外光谱图)



通过两图的比较以及对特征峰的分析,可以得出:大豆油凝固物中含有较多的的片段为糖苷类和甾醇类,要知道这些可都是油中难得的微量营养素。



总结一下造成食用油结晶的原因有:食用油的甘油三酯成分、微量营养素含量、油料作物的产地、收获季节、加工工艺等。



事实上,我们人眼观察到的一瓶油中下层已经冻成白花花的一片、上层还是清亮透明的现象,或同样倆桶油、一桶凝固而另一桶不凝固的现象,都可以用上述原因来解释。


食用油凝固了还能吃吗?


或许您会疑问这些因素能不能去除?其实,有些影响因素是可以通过工艺把控、让油脂减少凝固的可能。例如:通过脱蜡工艺将油脂中的蜡质降到非常低,提高油脂的抗冻性能。但由于油脂本身性质决定的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就好比房子再怎么装饰,民宅也变不了别墅,而且过度追求油脂不凝固,或许就使油脂失去很多营养价值。



例如:特级初榨橄榄油容易发朦,而精炼后不容易发朦,但精炼后的橄榄油微量营养素的价值就损失了。



事实上,油脂的这一变化虽然产生了刺激视觉的效果,但是它的食用性并没有任何改变,如果单纯了为不让油凝固而损失掉油中的营养,岂不是得不偿失了?!所以,客观的看待油脂凝固的现象才是拯救之道!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