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籽油中的活性成份牡丹酚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牡丹酚(Paeonol,Pae)又称丹皮酚,分离自中药牡丹、芍药的干燥根皮和徐长卿的根或全草,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物质。其化学名称为 2-羟基- 4-甲氧基苯乙酮,分子式为C9H10O3,相对分子质量为166.18。丹皮酚药理活性广泛,且具有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其药理学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一、抗过敏与抗炎
1.抗呼吸道过敏:嗜酸性粒细胞是过敏性疾病发病的关键环节,趋化因子Eotaxin是哮喘患者呼吸道黏膜上皮嗜酸性粒细胞的特异性趋化因子。Kim等[1]报道丹皮酚能显著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以及IL-1β联合刺激下的人2型肺泡上皮细胞A549过度表达Eotaxin,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向肺泡上皮细胞的趋化迁移。Du 等[2]认为,丹皮酚100 mg/kg灌胃能显著抑制卵清蛋白诱导的BALB/c小鼠对氯乙酰胆碱的气道高敏现象,减少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并升高灌洗液中干扰素-γ水平、降低IL-4、IL-13水平以及血清IgE水平,从而缓解气道的过敏反应。上述结果提示丹皮酚可应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
2.抗过敏性休克:Kim等[3]发现,丹皮酚能有效抑制腹膜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同时削弱抗CD40单克隆抗体激活的B细胞合成IgE,下调IL-4表达和TNF-α合成,提示丹皮酚具有抗Ⅰ型过敏反应作用,可应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治疗。
3.抗皮肤过敏:丹皮酚剂量依赖性抑制角叉菜聚糖诱导的大鼠的热觉过敏反应,减少大鼠爪部皮肤渗出液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和TNF-α、IL-β、IL-10及前列腺素(PG)E2和环氧合酶(COX)2的含量[4]。
4.抗炎作用: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本身即是一个发生于血管壁的慢性炎症过程,丹皮酚抗炎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有所体现。另外,丹皮酚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关节滑膜细胞TNF-α、IL-6的合成,继而减轻关节滑膜的炎症反应[5]。
二、心血管保护作用
1.扩张血管:丹皮酚通过内皮依赖以及非内皮依赖2种方式参与血管扩张的调节。体外实验[6]表明,丹皮酚能显著提高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环内皮细胞氮氧化物合酶(eNOS)形成,并能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Ang)Ⅱ、5-羟色胺(5-HT)等物质对于大鼠主动脉环的收缩作用。
2.抗室性心律失常:丹皮酚能选择性结合心肌细胞跨膜离子通道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丹皮酚对于失活的快钠通道具有高度亲和力,能呈浓度依赖性阻滞豚鼠心室肌细胞的快钠通道,降低0期除极幅度。同时,320 μmol/L丹皮酚能缩短心室肌动作电位时程,且主要在于平台期[7]。
3.抗动脉粥样硬化:Li等[8]发现,丹皮酚能延缓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该作用与丹皮酚抑制核因子(NF)-κB转录以及下游炎性因子TNF-α、IL-α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有关。
4.抗心肌缺血和/或再灌注损伤:丹皮酚滴丸连续2周口服能改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症状,总有效率达93.3%,显著高于常规西药治疗以及中药通心络治疗[9]。芍药苷与丹皮酚联合应用(术前1 h予以10 mg/kg)能显著减少左前降支结25min、再灌注6 h造成的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动物血流动力学参数,其内在机制与其上调左心室心肌细胞Bcl-2、下调Cas-pase-3及Bax基因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10]。
5.改善血液循环:丹皮酚能通过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11]。
三、神经保护作用
1.抗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损伤:丹皮酚能抑制过氧化氢诱导NF-κB的活化,且丹皮酚在以NF-κB为一级靶点的同时,能在蛋白水平抑制二级靶点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的表达,进而保护氧化应激对于神经系统的损伤[12]。
2.延缓神经系统退行性变:丹皮酚显著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老年大鼠认知损毁及对海马回、颞叶皮质的神经毒性,并增加大鼠大脑中乙酰胆碱、谷胱甘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储备,减少丙二醛(MDA)水平[13]。
四、抗肿瘤作用
1.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丹皮酚呈浓度依赖性的下调大鼠胃癌细胞株的BcL-2基因表达、上调 Bax 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启动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效应[14]。Sun等[15]报道,丹皮酚诱导在体动物肝癌细胞凋亡及下调Bcl-2/Bax比值,而且升高了该动物脾细胞、巨噬细胞活化后IL-2、TNF-α的表达。丹皮酚能抑制直肠癌细胞增殖,并与化疗药物存在协同增效作用[16]。
2.抑制瘤细胞迁移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25 μg/ml丹皮酚可降低纤维肉瘤HT-1080细胞的生存力,但对于HUVECs无影响,12.5 μg/ml丹皮酚能降低HT-1080细胞PI3K、AKT磷酸化及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增生[17]。丹皮酚不仅能抑制HUVEC增殖及新生血管形成,而且能通过下调人纤维肉瘤细胞MMP2、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基质溶解,抑制瘤细胞浸润[18]。
3.与化疗药物的协同增效作用:丹皮酚能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阻滞细胞分裂,还与顺铂、阿霉素、5-FU 等协同,增加上述药物的抗肿瘤效果,但不增加其毒副作用[19]。
4.调控抑癌基因/致癌基因表达:丹皮酚能上调抑癌基因PTEN,下调致癌基因蛋白激酶B(AKT)表达,引起肝癌细胞DNA断裂[20]。
五、糖尿病防治
1.丹皮酚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糖尿病大鼠烯醇丙酮酸磷酸羧基酶(PEPCK)转录,从而减弱糖异生过程。上述作用无其他细胞毒性,且不受胰岛素抵抗的影响[21]。
2.体外实验表明[22],丹皮酚阻滞小肠黏膜刷状缘上皮细胞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同时促进脂肪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对于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六、抗微生物感染
丹皮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球拟酵母菌等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此外能防治多种致病微生物诱发的感染性疾病。预先予以丹皮酚能有效降低脂多糖刺激大鼠的病死率及心肺肾器官损伤,此保护作用与丹皮酚下调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β血清水平,升高IL-10的水平有关[23]。另有报道[24]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0 mg/kg丹皮酚能显著提高脂多糖/半乳糖诱导的脓毒血症动物的生存率,并降低肝脏损伤程度。此外,丹皮酚具备良好的杀螨疗效,可用于皮肤螨虫病的治疗[25]。
七、其他作用
1.丹皮酚显著抑制乙醇灌胃大鼠的酒精性肝损害,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减少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及肝细胞的凋亡[26]。
2.丹皮酚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形成,并能有效抑制黑色素向角质细胞的转运,从而减轻皮肤色素沉着[27]。丹皮酚抑制黑色素形成与其减弱cAMP反应元素结合蛋白磷酸化有关,同时丹皮酚的上述效果受c-jun氮端激酶/应激活化的蛋白激酶(JNK/SAPK)的影响[28]。
3.丹皮酚通过ERK、P38、NF-κB途径抑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的骨髓基质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减少破骨细胞的形成,预防骨质疏松[29]。总之,丹皮酚是一种具备多种临床疗效的中药有效成分,在多系统、多器官疾病防治中发挥作用。目前有关丹皮酚的药理作用分析正在逐步深入。
为了进一步提高丹皮酚的产量、提纯精度、利于吸收,其相关药剂学、药物化学、分子合成等方面的研究也在蓬勃开展,相信丹皮酚这一古老中药牡丹皮的主要药效成分,将会在临床中发挥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