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土法榨油被现代工艺所取代
2018-3-23
    

       “一座土牛一根担,一个碌碡滴咻咻,两个将军一个猴,两合磨子四头牛,一根梢担管出头。”这条由先民总结,而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谚语,是对土法榨油的简单机械(榨子)的形象描述。


“会宁产胡麻,产量虽不甚高,但油质特好。土法榨油就是先民们总结的把胡麻变成油的工艺。究竟起源于哪个朝代,谁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尚待智者考证,但这一传统工艺的问世无疑是先祖们征服自然、创造生活的一大成就。

土法榨油是一种家庭式作坊,特定时期又是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所用的油房有些特别,类似于农村现在流行的全封闭式房子,一般近深约10米、长20米左右,屋面起架高达4米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突出的宽4米的耳房,一边是油场,另一边是磨房。 

前墙下是用来蒸油的釜甑,以及炒油籽的炒锅、土炕。

“油房的后墙下是土法榨油的关键设备——榨子,由四部分组成:土牛、油担、夹耳、梢担,榨子下面是一人深地沟。油担的一头是“土牛”,主要作用是给油担加压,防止油担在重压下撬起。土牛由八九根直径20厘米左右的圆枕木搭在地沟上,枕木上砌了一层石头,之上是土块,约2米见方,高出屋面约50厘米,重达20余吨。油担由两根被称为“将军”的方木连接在土牛上,中间夹一个起稳定作用的木猴。油担是一根笔直的长约5米、直径有60厘米的圆榆木,因为榆木木质紧密、结实、耐压。由于符合要求的榆木很少,所以有“油房好盖,油担难寻”的说法。油担的中间挂一个碌碡,以增加油担的重量(在调节油担高度时就会摆动——“滴咻咻”)。另一头是两根牢植于地下、高达3米的夹耳,夹耳上对称地打了两排直径15厘米左右的圆眼。夹耳的作用是稳担,上面有一个类似于现在的千斤顶的设备,主要是用来“伐担”(把油担撬起)。最后一部分是梯子形状的梢担,长3米,宽约40厘米,梢担的一头连在夹耳上,距夹耳50厘米处有一支杆,连到油担上,开榨时梢担上放上石头,通过支杆把油担往下拉,油担对油饼产生压力,石头越多,压力越大。压到梢担落地了,也就是油房家所谓的“落担”了。

这就需要“伐担”,即把梢担上的石头搬下来,用夹耳上的专用设备把油担顶起,重新放石头的过程。地沟宽约80厘米,长4米左右,有一人深(也有些油房挖了两个坑,土牛下面一个,碌碡下面一个),地沟内是油槽和油缸,油缸旁有一盏长明灯,油房一开启就点着,直到一季结束了才熄灭。

油房只有在秋后庄稼打碾归仓后才开始榨油,只榨冬三月,投入大,使用时间短,所以油房比较少,真正掌握榨油技术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榨油师傅(油官)成了香饽饽。在榨油人的眼中,油官就是上帝,所以极尽巴结,生怕油官不高兴,给他少出油。油官从进入油房开始,到一季结束,就吃在油房,住在油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穿的衣服似乎是被油浸透了,连他自己也说不上原来是什么颜色了;也很少洗脸,累了,靠着油担歇会;困了,就在炒好的油籽堆中睡一觉。外人一看,像是从煤堆里爬出来的乞丐,又好似刚出土的文物,说话间露出的白牙和一双转动的眼珠说明那还是个活人。如果遇到人拥挤的地方,别人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挤不进去,只要有人喊“油官来了”,立马让开一巷子。 

土法榨油大致分为七个步骤,依次是:炒油籽、磨油、加水盘油、蒸油、包油、上担、出油。

炒油籽是榨油的第一步。在炕的一头靠着釜甑(俗称蒸锅),有一口大平底锅,平底斜面,便于翻炒和出油籽。炒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火候,火大了,油籽会炒焦;火小了,又炒不干。榨油的人烧火,油官翻炒。炒好后就出在炕上。油官坐在胡麻堆里炒胡麻,看起来倒有些滑稽。

油籽炒干后就要磨油。一副油500斤胡麻,通常要磨两天。油房家养着四头大犍牛,两合石磨,上下午各用两头牛推磨。油房的石磨直径有120厘米,比普通家用的大许多,磨槽也宽,磨好的油籽叫黑油。如果能从油房带出来一点,烙饼子时在中间均匀洒上薄薄的一层,那味儿竟特别的香。炒菜时放一些黑油,也特别好吃。孩提时代就盼着油房开榨,因为可以偷黑油吃,趁油房里的人不注意时溜进去,抓起一把就跑,油官发现了就追将出来,高声喊骂着,把脚跺得山响,在房门口吓唬,看着我们跑远了,也就无可奈何地笑一下拉倒。即使偶尔被逮了,油官也就是巴掌升得老高落得很轻地吓唬一下放了,我们也就越发地胆大了,有时也会招来麻烦,被油官告到父母处,挨一顿臭揍,好多天不敢去油房了。

黑油放到油场上,就要加水盘油。这是土法榨油中最苦辛的活,一副油按比例得加水20斤,主要目的是通过加水往外逼油。盘油既是苦力活,又是一项技术活。榨油者赤着双脚,手执一个木奅子(前端一根40厘米长、直径20厘米的圆木,中间开一小孔,嵌入一根长约1.5米的木棍,比普通农家用的要大一些)边踩边打,一个助手不住地用木锨往一处铲,以便踩得更匀一些。黑油有一定的粘性,所以踩油的人都累得汗流浃背。加水、踩油、打油、翻油统称为盘油。一副油得盘大半天时间,盘得越好,出油率越高。盘好的油发出黑黝黝的油光,俗称油泥。

油盘好了,就得放进釜甑受蒸。釜甑有一人高,离地面50厘米左右的地方有一个大灶门,釜甑内有一口大锅,低于釜甑口1米,用胡麻杆作燃料。为了让油泥过齐热气,油泥上不盖盖子。蒸油更是一项技术活,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可用手去触摸,有经验的油官一摸就知道是否蒸好。 

包油是将蒸好的油泥重新移到油场,用马莲包好,放到一个直径80厘米、高12厘米左右的木圈模具内,用力踩实,油泥要高出模具8—10厘米为止,高了,容易溢出,低了榨不透油。包好的油泥叫油饼。每副油可包五个油饼。

油泥包好后就要上担了。上担的过程中,油官口中念念有词,大致是一些“油神保佑”之类的话。安放稳妥,把油担调到合适位置,油官大声高呼:“开榨啦!”于是榨油的人和油官一起给梢担上抬石头,石头的多少根据出油的情况决定,经验丰富的油官可根据开榨的时间确定什么时间加那块石头,每隔一阵就吆喝着榨油的人放石头。石头放好了,担下油槽就流出了黑中透着金黄的油,油官就会接一大碗油,美其名曰“净灯油”(或谓“献担油”),给长明灯添上一点,再用拇指和中指给油担上弹一点,算是敬了油神了,其余的油理所当然地倒进油房家的油缸。这一切完成了,榨油的人似乎能透一口气了,且慢!只听油官大声喊道:“还不快去担水!”榨油的人非常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地挑起桶子飞一般的去了,到泉上舀上水,又飞一般赶回,那时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气喘吁吁的榨油人也明白,跑也是白跑,油官肯定偷了油了,不多,绝不超过一斤,偷少了落个名声不合算,偷多了自毁了声誉。偷油似乎成了油房的潜规则,见怪不怪,所以,在油上担前榨油人就调侃油官:“发(方言,马上、快的意思)打发我担水去了吧!”油官立即回敬:“锅里水开着呢,不担水能成不?”招来笑声一片,给单调的油房生活增添了一点活泼气氛。或者,有排队等候榨下一副油的人,也问榨油人:“发担水去没有?”意思是油上担了没有。

这一切做完了,油顺着木猴流到放在地沟里的油缸中,也就是所谓的“猴口里逼油”。土法榨油一副油要榨三令(调一次油担叫一令,现代机械榨油只榨两令),一令一天,每一令结束后把油饼取下来,打碎,放到釜甑蒸,重新盘油、包油、上担。头令出油最多,二令次之,三令最少,第二、三令时,油官就不再让榨油者去担水了。三令一结束,油官就会下到地沟,给榨油人出油,地沟内是绝对不允许其他人进入的,所以油从缸中舀完了没有,也就成了谜,榨油人不放心但也无可奈何。

一般来说,一副油至少有出110斤(这是保底数,如果不足,则由油房家添上),油房家抽10斤课油,还要送250斤胡麻杆作燃料,这是提前讲好了的条件。被榨干了的油饼卸下来,退去模具,就是五块圆形油渣,每块厚约10厘米,重80斤左右。油官拿一把镰刀,把周边突出的油渣刮下来,积累到榨油结束后就另包一副油,所榨的油叫做渣头油,虽不及原油香,味儿还有点苦,出油也比较少,但却是油房家的额外收入。油渣也是个宝贝,因为土法榨油的油渣里面含油较多,细心的庄户人家用研细的油渣烙馍馍,那馍吃起来贼香。光景好一些的人家,多用来喂牛、养猪。

传统工艺榨成的油和着马莲的清香,掺杂着木香,也和着人体的汗味,在200米外都能闻到。走近了,油香飘飘,香馨心扉。炒菜时滴少许,炒出的菜特别好吃。但是,土法榨油出油率太低,一斤油需胡麻4.6斤,而现代榨油1斤油只要3斤左右胡麻,所以现代机械榨油代替土法榨油是必然局势,机械榨油出油率高了,但榨出的油却怎么也不及土法所榨的油好吃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法榨油最终被现代工艺所取代,见证了一段人类文明历史的工具,承载着乡民们希望的油担,也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土法榨油是一段很长的却已被尘封了的历史,更是一门传统工艺,千百年来存活于生活之中。离开了生活,艺术也随之消亡,土法榨油的设备及其工艺行将销声匿迹。但是,对于有幸见证过土法榨油工艺的我来说,油官的那份虔诚,那一声声斩钉截铁的吆喝,不堪重负的油担所发出的“吱吱”声犹显于眼前,犹存于耳畔。土法榨油工艺,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刻不容缓。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