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碗要装中国粮 |
2014-2-18 |
2013年我国谷物进口接近150亿公斤,大豆进口突破600亿公斤。全球每年谷物贸易量约3000亿公斤,仅相当于我国谷物年消费量一半左右,而全球还有8亿多人处于饥饿状态。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说:“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负责任大国,依赖进口保吃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饭碗还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而端牢饭碗的两个核心问题是,装多少粮?装什么样的粮?
装多少粮,要看仓廪。
世界粮库中,自2008年爆发全球粮食安全危机后,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缓慢,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主要粮食库存始终处于紧张状况。
粮食已成为西方国家政治武器,美国一位政客曾直言不讳地说:“粮食是一件武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报告说,第三世界国家缺粮使美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力量,华盛顿对广大的缺粮者实际上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美国通过玉米提炼出的乙醇量能为其节省的汽油不到当年存储量的1%,却让全球粮价上涨了近四成。因而,尽管世界粮食趋紧,美国仍坚持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以求进一步制造粮食紧张。根据美国最新的《能源法案》,到2022年美国的生物能源使用量将达到360亿加仑。
中国自家粮库里2004年以来,已连续8年累计增产粮食1405亿公斤,年均增产175亿公斤。我们的粮食自给比率达95%以上,但同时劳动力老龄化、国际热钱窥伺中国粮市,也让我们对粮食安全不无担忧。
国家给出的粮食保障出路就是科技。首先,良种对保障粮食安全非常重要,杂交水稻已改变了中国粮食的命运;其次,依靠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中国的小麦在近十多年发展得非常快,因素之一就是小麦的耕种机械化水平在各作物中是最高的。
装什么样的粮,要看良心。
食品安全,首先要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必须要土地安全。
现在的粮食增产模式,有涸泽而渔的盲目。化肥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糟,粮食越来越危险。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以往最大不同在于从注重数量转为数量质量并重,文中多次使用“可持续”“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已成为当前民众不满的焦点之一,而此次文件提出,“要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以可持续的方式确保数量、质量双安全,这是解决当前人们对农产品信任危机的根本手段。
事实上,并非除了化肥土地就无法高产。我们可以调整种植结构,比如种高粱就几乎不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但是水稻吸收得厉害;也可以适当地休耕,比如原来种两季改种一季。土地休息了就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健康的粮食。当然这种情况下粮食生产可能会有一定下降。但是正像老人们说的,只要有地,就不愁生产不出粮食来。中国的碗也就可以安心地装中国的粮。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