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树下种杂粮成就京郊特色村 |
2013-6-17 |
“张二柱3000株,王绣花4500株……”日前,北京市昌平区太平庄村村主任郝春兰站在村委会的台阶上,举着扩音器吆喝着。村委会的小院里挤满了人,拿袋子的、提篮子的,人头攒动、热火朝天。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刚送来了甘薯苗,郝春兰正在按村民预定的品种、数目分发给农户。
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崇旺介绍说:“根据农户种植意愿及示范建设规划,今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太平庄村补贴‘遗宇138’、‘紫罗兰’等品种甘薯苗60300株,花生种子1160斤,芝麻种子30斤,黄豆、红豆、绿豆、黑豆等豆类种子共计1515斤。”为什么全是杂粮种子?原来太平庄村是北京市首个杂粮特色示范村。
太平庄村位于昌平区南口镇,位置优越、风景秀美,但就太平庄村过去的农业发展而言,可比其风景差远了。
耕地以沙土为主,贫瘠缺水,老辈人种小麦、玉米,靠天吃饭,收入微薄。
2011年,村民响应退耕还林政策号召,地里栽满了核桃树。“核桃树3年之内不结果,这3年农民干啥呢?树行子里就这么闲着?”面对一排排刚栽下的核桃树苗,王崇旺陷入了沉思。
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最终昌平区特色杂粮示范村建设工程在村民的热烈拥护下启动了。工程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南口镇太平庄村村委会共同开发建设。“利用核桃树苗之间的空地,种植矮秆杂粮作物,可以通过杂粮的收益弥补核桃前期的收益空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王崇旺介绍说,“项目启动第一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全村共计补贴有机肥200吨,配方肥6吨。根据村民意愿,补贴大豆种子650斤、花生种子1620斤、芝麻种子60斤……共计投入资金近20万元,技术人员对杂粮种植生产全程指导,并在施肥、播种、定植等关键环节对种植户进行多次系统培训。”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太平庄村第一年杂粮种植就大获丰收,用村民的话说:“这第一炮打得响!”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太平庄村又推出了杂粮宴,杂粮面包子、白薯泥沙拉、豆面条、八宝饭、紫薯泥、豆面咯吱……几十种美味菜肴几乎全部用自产杂粮制作而成,村里还推出了杂粮礼盒,还准备搞杂粮采摘园。“杂粮特色村”已成为太平庄村的新名片。增收致富的喜悦写在太平庄人的脸上。
有了成功的经验,今年太平庄的农民们干劲更足了。一开春,早早地整地浇水,春耕备耕进行得如火如荼。村主任郝春兰说:“有政府给咱农民补贴农资,有农技推广人员手把手教种植技术,咱农民心里有底,干活有劲!咱太平庄的杂粮种植一定能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