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消息:大豆贸易已成为中美贸易战的焦点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尚未签署任何新季美国大豆的进口合同。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现象,对严重依赖对华出口的美国大豆农户构成重大打击。中国已将采购重点转向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产地,导致美国农民面临库存高企和价格低迷的困境。
不过有迹象表明情况正在好转。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将于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会晤之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26日表示,他预计中国将“大量”采购美国大豆。不过中国尚未确认任何恢复采购的计划。
中国为何不购买美国大豆?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以来,中国尚未购买任何美国大豆。美国新的收获季节于9月开始,但截至9月中旬,中国尚未签署任何采购合同。这种事实上的抵制行为使中国在更广泛的美中贸易冲突中获得了谈判优势,因为美国大豆种植户是特朗普和共和党的关键支持者。特朗普此前指责中国“为了谈判目的”而停止采购美国大豆,并称此举是“经济敌对行为”。
美国大豆种植户受到严重影响
大豆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农产品,而中国是头号的目的地,占到245亿美元美国大豆销售额的一半以上。没有了这个市场,美国生产商将面临买家减少和价格下跌。随着中西部地区大豆收获推进,粮仓正在被填满。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警告说,化肥、种子和农药成本的上涨,而大豆价格下跌,正在挤压种植利润。许多生产商选择储存作物而不是出售,以避免重大损失。这种痛苦波及整个行业。负责在大豆运往出口前储存大豆的粮仓、加工商以及负责国内运输的铁路公司都感受到了经济放缓的影响。
特朗普表示将利用关税资金支持农民。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于9月24日承诺,将在“未来几周”宣布新的援助措施,但联邦政府停摆使情况更加复杂。
美国是否有王牌可用来向中国施压?
特朗普政府已暗示其拥有迫使中国改变政策的王牌,特朗普也多次表示有意在中美峰会期间就大豆问题与习近平对峙。10月中旬,特朗普表示,美国正考虑暂停进口中国废食用油作为“报复”。废食用油是家庭、餐馆和食品制造商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加工成生物燃料,例如用于汽车和卡车的再生柴油。但是这种威胁可能效果不佳。
虽然美国在2024年是中国最大的废食用油出口目的地,但其价值仅为12亿美元左右,远低于美国对华约126亿美元的大豆出口额。由于两国的税收制度和生物燃料政策,以及特朗普政府征收的关税,中国对美的废食用油出口已经在下降。
中国并未面临大豆供应紧张风险
美国通常是中国第二号大豆供应国,去年占到中国进口量的约20%。然而,中国加工厂已经建立了高于正常的大豆库存,政府储备也提供了额外的缓冲。中国买家可以等到2026年初,目前并不会面临购买更多大豆的压力。因此即使中国同意扩大进口美国大豆,短期内订单也不太可能激增。
近期的贸易摩擦表明,中国在必要时可以避开美国大豆。中国也可能试图避免在大豆这种重要作物上再次严重依赖其最大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不过,对头号大豆生产国巴西的日益依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进口成本上升和南美的天气风险。
中国以前抵制过美国大豆吗?
以前也发生过抵制美国大豆的情况。当特朗普政府2018-19年第一任期内对华发起贸易战后,中国大幅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以报复美国的关税和出口限制。这种压力促使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初和中国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国承诺购买数百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包括大豆,以换取部分关税减免。特朗普后来批评前总统拜登未能全面执行该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