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以来,国内油脂市场整体呈现震荡格局。受制于棕榈油产地增产预期不断增强及巴西大豆贴水下跌,油脂价格重心有所下移。但棕榈油产地偏低的库存、美国潜在的生物柴油题材,约束了油脂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油脂价格或延续双边震荡格局。
棕榈油价格大跌提升性价比
随着斋月节结束,虽然市场预期棕榈油将季节性增产,但棕榈油产量同比仍然较差。南部半岛棕榈油压榨商协会(SPPOMA)的数据显示,4月1日至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增长9.11%。油棕总种植面积下滑、树龄老化及翻种率偏低,预计将限制马棕的产量,4月至9月产量表现或低于去年同期。此外,由于印尼2024年7月发生了干旱,滞后影响可能会冲击今年4月的产量复苏。
随着近期棕榈油价格大跌,预计产地较低的库存将带来支撑,同时由于棕榈油价格跌幅大于豆油,豆棕价差显著修复。棕榈油性价比提升,进口利润改善,印度、中国等主要需求国积极补库,产地出口显著改善。
近期印度新增20多万吨棕榈油成交,我国也有7条棕榈油新增买船。船运调查机构AmSpec和SGS的数据显示,4月1日至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较上月同期增加18.53%和3.64%。
巴西大豆贴水有望企稳反弹
豆油方面,虽然理论上中美贸易摩擦将提升国内大豆进口成本,但即便不采购美豆,巴西大豆1亿吨以上的出口潜力足以满足我国全年进口需求。随着市场对中美关税摩擦的交易消退,巴西大豆贴水下滑。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预计,2025年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696亿吨,虽较3月预估下降0.8%,但仍是纪录高位水平,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085亿吨,同比增长10%左右。
阿根廷农林牧渔业秘书处发布的月报显示,2024/2025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为4900万吨,较2023/2024年度的4820万吨高出1.7%。此外,近期由于种植利润丰厚,巴西农户积极销售,加之阿根廷新豆上市及外汇管制放松,进一步对巴西大豆贴水带来冲击。
国内市场,虽然一季度大豆到港量偏低,但随着4月份大豆最紧张的时间过去,预计7月份之前每月将有超千万吨大豆到港,给豆粕带来冲击,进而通过油粕比的修复给油脂走势带来一定支撑。
虽然巴西大豆贴水走低,但对于四季度大豆供应缺口的担忧仍然存在。如果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缓慢,巴西大豆贴水有望逐步企稳反弹。此外,如果美豆因种植期炒作天气而价格上涨,国内大豆进口成本也将显著提升。
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希望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并有信心双方能够相处得很好。此外,美国农业部作物进展报告显示,截至4月20日当周,美国大豆种植率为8%,高于市场预期的7%,此前一周为2%,去年同期为7%,五年均值为5%。
排查整治可能推升油脂行情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于2025年4月至12月在全国集中开展食用植物油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此次排查聚焦食用油掺杂掺假、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虚假标注、交付装卸不规范等问题,预计将关停或整改10%~15%的中小型油厂,导致短期供应减少约50万吨/年,进而提高大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产能利用率。再者,此次整治中小油厂停产检修成本增加,叠加运输规范要求提高,预计将推动食用油现货价格上涨5%~8%,或引发油脂期货价格短期炒作。
综合来看,尽管产地季节性增产临近,但较低的库存及出口修复,给棕榈油价格带来支撑。随着国内大豆到港,抑制豆粕市场表现,油粕比修复将令豆油获得一定支撑,但进一步上涨仍需要国内大豆进口成本上升,预计油脂价格延续震荡走势,关注棕榈油的累库及美国生物柴油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