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棉高产创建目标确定 |
2014-11-24 |
日前,省农委、省财政厅出台 《安徽省2015年粮油棉高产创建实施方案》,记者采访了省农委相关负责人,就方案进行了解读。
建万亩示范片705个“整建制”带动均衡增产
方案提出,明年全省将要建设705个万亩示范片。新建示范片单产水平比上年提高2%以上,续建示范片在保持上年高水平上力争再提高,辐射带动所在县(市、区)均衡增产。示范片中,以小麦、油菜、水稻和玉米为主,分别达到197个、50个、303个和91个。
省农委种植业局局长牛运生表示,高产创建目的是要加快推广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带动大面积粮油棉均衡增产。因此,方案突出了“整建制”。
方案明确,明年要在2个市推进小麦整建制创建,安排3个县、32个乡镇开展粮食整建制创建试点,3个乡镇开展棉花整建制创建试点。粮食整县制创建万亩示范片每县25个,整乡镇制创建万亩示范片每乡镇4个;棉花整乡制创建万亩示范片每乡3个。
方案提出,亳州、淮北市两个整建制创建市,全市小麦产量目标是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此外,对整县和整乡推进的小麦、玉米、水稻和产量也都提出了预期目标,力争经在3到5年内实现。
牛运生解释,整建制创建的深入推动,将会促进先进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推动生产水平整体提升,加快我省优质农产品基地布局形成。
加强既有技术普及在五县开展增产模式攻关试点
实现高产,必须依靠科技。方案提出要“强化增产模式攻关”。 “粮食三大行动实施多年,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高产技术方案,要进一步集成推广;同时包括秸秆还田、农机农艺配套等新需要,也需要进一步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技术。 ”省农委种植业局副局长黄秋云说。
方案要求,将攻关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示范成熟的增产模式,率先在万亩示范片和核心示范区大面积示范,加快推广应用。各粮食高产创建县要分作物建立不少于1000亩的模式攻关核心示范区。
同时,明年将继续在5个县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其中在2个县开展水稻增产技术模式攻关示范,在2个县开展小麦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在1个县开展玉米增产技术模式攻关示范,在1个县开展砂姜黑土改造模式攻关示范。
“边试验示范边集成创新,逐步形成区域性、标准化技术模式。 ”牛运生表示,这也是持续提升我省粮油棉综合生产能力的动力保障。
生产组织化程度不低于50%
突出辐射带动
示范片选择上,方案要求选择农田基础条件较好,农技推广网络健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按照“五统一”技术路线,推进高产创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 “高标准农田建到哪里,高产创建就跟进到哪里。 ”黄秋云表示,这样做的目的,就要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是高产创建活动的核心组织载体。为此,要加大高产创建主体培育,促进示范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推进创建活动转型升级。利用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业带头人。每个万亩示范片必须吸纳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等参加,生产经营规模的组织化程度不得低于50%。
记者注意到,方案要求示范片实施一定年限后,要适时轮换地块。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汪新国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地发挥示范片辐射带动作用。“原则上要求,一个示范点建设3年后就要轮换到其他地方,防止一个地方生产水平差距过大。 ”汪新国解释。
此外,在作物生长关键季节,需要组织农技人员、技术专家、示范农户,选择有代表性的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总结先进组织方式、运行机制和生产技术模式。 “特别是鼓励跨市相互观摩,这样可以让好做法、好技术很快推广,最大程度释放示范、引领和带动的作用。 ”汪新国强调。
在资金保障上,方案也作了明确,要求整合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等多方面的资金,向高产创建示范片倾斜。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