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我国主要油料及食用油未来走势
2014-11-19
    国内消费需求的旺盛导致一段时间以内我国食用油仍处于供求紧张的状态。一是大豆及豆油进口仍将继续增长,原因是我国大豆需求正处于不断扩张之中,大豆自给率已从2000年的99%下降到2011年的26.8%。未来我国大豆进口持续增加将是大势所趋,但从近两年进口量看,未来进口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从豆油供求看,豆油需求的增速远高于国内豆油供给的增速,未来豆油进口也将较快增长。专家称,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中有1个国家的大豆供给下降,仅大豆1个品种就可以危及中国食用油安全。因此,从源头上确保食用油供给安全,稳定的大豆供给已成为确保食物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豆的供给量主要是生产、贸易和库存。从国内生产看,短期难以恢复,因此确保贸易和库存两个渠道非常重要。二是菜籽及菜籽油也将稳步增长。由于油菜生产比较效益低、劳动强度大等因素, 而且短时间内这些因素难以改变,未来我国油菜籽产量将出现停滞而需求都将稳步增长,油菜籽或菜籽油进口增加将是必然,差别在于是进口油菜籽还是菜籽油。三是花生及花生油可以完全自给。2000—2011年,我国花生最高产量为2011年的1628万吨,而且近5年产量以年均4.8%的速度增长。未来5年我国花生消费量基本稳定,花生油消费增加21万吨,折算成花生需42万吨。以目前的花生产量和现有的增长速度,未来我国花生和花生油的供给完全可以达到100%自给。此外,未来我国棕榈油需求增长仍然非常强劲,是食用植物油消费中增长最快的品种,而国内棕榈油产量增长有限,估计95%以上仍然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 从油料作物来看,生产方面,大豆、油菜籽产量波动下降,花生产量波动上升,油料作物生产布局进一步向主产区集中。消费方面,75%左右的大豆用于压榨,95%以上油菜籽用于压榨消费;花生消费平稳波动,食用压榨基本各半。进出口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约占世界贸易量的58%,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油菜籽是大豆进口的补充,96%来自加拿大;我国是世界花生出口大国,花生出口约占全球花生贸易量的50%。 从消费上看,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持续平稳增长。从消费结构看,大豆油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48%,菜籽油和棕榈油各占20%,花生油约占9%。我国主要进口豆油、棕榈油和菜籽油,豆油进口占世界总进口量的15%左右;棕榈油进口约占世界总进口量的15%-20%;菜籽油进口占世界总进口量的比重波动比较大,进口主要来自加拿大;花生油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量的比重逐年下降,近3年维持在5%左右。 综述我国食用油的基本态势,目前以自给为主逐步转变成为以依赖进口为主的局面。截止2013年,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棕榈油的平均自给率仍然低于40%。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