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营销文库
文章名称   文章和内容   

现代企业文化构筑方法思考

      企业文化是现代经营管理发展的一个结果,是企业战略的新的选择。它具有增强企业凝聚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团结广大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等等作用。当前,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成,随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很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们,必须运用其"超越任期"的战略眼光,尽早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管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文化力的根基。
一、重视企业文化的理论研讨,大胆创新,积极建构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统一、整体的企业文化体系。
  理论研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从广义来说,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生的,存在于企业的一切劳动活动之中。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但是,如果仅靠企业文化本身的隐性存在和自然发展,忽视理论提炼和建构,不根据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及时、深入地发掘面向未来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必然难以形成科学体系,而且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的起步,往往是伴随着公司的草创和成长相生的。但从体系上来看,初期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缺乏应有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始终处于自发状态,并不被各级经营管理者所重视。甚至许多大型企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为企业文化最一般意义上的表层文化,即企业形象CI建设,至今为止还未实现真正统一。整体品牌形象,包括基础要素(含企业名牌、标志、服装、营业窗口装修设计等)、组织要素(含企业名称、管理制度、组织架构、客户服务体系、营销网络等)、应用要素(含办公场所、广告模式、服务语言等)等,仍然存在"各喊各的口号,各打各的旗帜"的混乱状况。除此之外,企业文化深层次的组成要素,包括统一的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核心价值观,也缺乏最基本的理论构建和提炼。这是当前许多企业推进自身文化建设中最缺失的理论前提。
  当前,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讨,应在充分借鉴中国优秀通信企业文化和现代科学管理精神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进行合理扬弃和大胆创新,从企业文化的定义、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及整体部署等各方面作全面、科学、客观的规划,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和可操作性,初步建构一整套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为全省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二、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发挥组织的文化功能,营造企业命运共同体,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根据"十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提出要全面估量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充分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广东企业界要更好地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的政治使命,进一步为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摸索道路,提供实践,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形势教育,提高企业凝聚力,使广大员工自觉地将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紧密相连,营造企业命运共同体,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加快自身发展。因此,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发挥组织的文化功能,营造企业命运共同体,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采取四点措施:一是全面分析、评估企业各个阶段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大格局,在职工群众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妥善处理企业组织融合、资产重组、精简分流等重大变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利用各种场合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及时向公司员工通报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经营情况,教育广大职工树立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鼓舞士气,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等组织的文化功能,利用党组织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团委的推优工作全方位地为员工创造获得教育、培训、进步的激励机制。四是利用各种节假日活动,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文化整合优势,积极营造企业生命共同体,不断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植根社会土壤,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
  企业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企业和社会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的社会性特质,决定了其在推进企业文化的进程中,必须植根于社会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让企业文化走向社会,并且借助企业参与社会文化的建设,积极推进企业形象建造工程,为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工作服务。
  具体说来,一是让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共建、企民共建、市企共建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二是将企业文化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公众事业结合起来,借助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塑造企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良好形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三是将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广普及同推行行业规范服务和争创文明行业结合起来,通过创建文明行业和规范服务工作,向社会展示企业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开拓进取的新形象,大力推进行业文明的蓬勃发展,向社会展示人的精神风貌。
 四、整合企业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传播网络建设,营造学习型企业文化氛围。
  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人类的文化现实和文化遗产,是由于传播的存在才得以实现的,文化的共创和共享借助于传播才得以完成。离开传播,文化不能形成,更谈不上文化的整合发展。企业文化传播网络是传播和交流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有效载体,它是企业内部用于信息沟通、消息传播、企业行为解释等的非组织性联系网络。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具备有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有本企业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传播网络。好的企业文化传播网络,对于企业的有效经营、企业文化的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们的许多企业,都采用了建立内部印刷传媒的方式构建自身的文化传播网络。当中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地方内部刊物,形成了一个个传递企业内部信息、活跃企业文化生活、推广企业建设成果、宣传企业文化成就的精神园地,为提高企业凝聚力、塑造企业形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媒介的建设,无疑为企业文化的传播建立了相当的传播途径。但事实上,它并不是企业文化传播网络的全部。根据文化学传播理论,从媒介的定义来看,企业的一切存在,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都是传播媒介。大到企业的整体结构布局,小到一张废弃的纸屑,都可以反映企业的文化主张。企业文化传播媒介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文化传播网络的扩张性。因此,从这个大而泛的范畴来看,以下基本技术与方法值得我们广泛借鉴:一是把企业内部的组织联系同外部的非组织联系结合起来,利用展览会、企业赞助、技术交流等模式,发展企业对外的横向交流网络;二是把有计划的业务关系同无计划的信息沟通结合起来,利用电子传媒、大众传媒、互联网络等,发展企业对外的形象宣传网络;三是把作为同事的工作联系同作为朋友的生活联系结合起来,发展中国亲情式的企业文化网络。
 五、高度重视人的因素,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构建人本主义的文化管理机制。 
21世纪的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最大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着眼于企业内部组织流程再造、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与新筹分配等方面,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创造了企业内部以人为中心、重视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文化氛围,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十分重视人的因素,要努力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将企业文化建设同当前正在进行的管理制度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用文化手段建立员工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用人、育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在新制度中充分体现出来。这是企业推进自身文化建设的重点。
  具体说来,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重视企业人的培育,创立以企业人为主体的企业文化。人的因素对企业文化的整体形成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诸如企业精神的特质、企业文化层次的高低以及企业文化的优越性等等。重视企业人的培育,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精髓所在。二是重视企业民主建设,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上进的企业文化氛围。民主是企业人全体参与创立企业文化的条件。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企业人才能感觉到自己卑尊重、被理解、被关心、被爱护,才能调动企业人参与创立企业文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民主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的发展层次。三是重视对企业人的精神激励,充分激发企业人潜在的创造力。企业文化的根本立足点,在于对企业全体成员精神的激励,使企业人的精神力量在激励下转化为物质力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中所提出的企业目标、企业宗旨、企业价值标准、企业道德等,应能被企业人所理解、接受并执行,以达到鼓舞群体的作用。
 六、大力提倡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 
  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后,企业家成为企业生产活动的最高决策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形象更为突出,也成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设计师、塑造者、传播者。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决定着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个性,他们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决定着企业文化的贯彻力度,他们的社会名望、社会影响决定着企业文化对外辐射的程度。企业家的经营之道将被视为企业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经营魅力受到重视。因此,重视企业家在企业文
本站有部分文章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并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