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坚决反制!美农产品几近被封杀 | |
来源:
2025-4-7 13:42:37
![]() 2025年4月2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中方当即表示要进行反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4月4日,一系列反制措施落地。
美国是中国第四大进口商品来源地。中国主要从美国进口大豆油籽和谷物、矿产品、化学产品、机电等商品。 中方本轮加征的关税,叠加此前3月对价值约210亿美元美农产品征收的10%–15%关税,使得美农产品在中国市场成本飙升、竞争力骤降。 行业人士分析称,在加征34%的关税压力下,相关交易将难以盈利,意味美国农产品几乎不可能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将是大豆和高粱,对小麦和玉米的影响则较小,因为中国今年对美国进口这两类作物的量便不多。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大豆买家,两国之间的油籽贸易将陷入停滞。周五(4月4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暴跌,至每蒲式耳9.77美元,为12月底以来的最低水平。 一位欧洲粮食贸易商表示,欧盟也可能对美国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大豆极可能成为目标商品,如果在美国新一季大豆收成之前,美方未能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农民将面临极大压力。从宏观角度来看,这场贸易战对美国农产品整体构成利空,而对其他产地国的农产品则构成利好。 在此次的关税贸易战中,巴西无疑将是最大受益者。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巴西是唯一有能力取代美国在全球市场供应地位的国家;阿根廷与巴拉圭的大豆产业也可能因此受益。至于小麦,澳大利亚与阿根廷可能成为替代来源。 汇易网分析指出,美豆的出口动能坍塌,不仅影响了美国农民的收入,更对全球大豆供应链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通过多元化采购和饲料配方调整,已显著削弱了对美豆的依赖。全球大豆定价权正向南半球转移,这一趋势已不可逆转。 此次中国对美加征34%关税,中国对美国农业的依赖正在加速“战略转向”,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并深化与巴西等国在农业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对于美国农业出口而言,这不仅是一场市场份额的流失,更是一次信任与政策环境的结构性重构。若当前局势无法缓解,美国农业或将长期丧失在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市场。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